新聞詳情
上海(試驗變壓器)誕生火電機組煤耗世界紀錄
日期:2025-05-12 18:34
瀏覽次數:764
摘要:
12月23日,上海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馮偉忠宣布,經過持續的技術**和優化,在年負荷率約75%的情況下,2009年實際運行煤耗可降至282克/千瓦時。
這一數據大幅刷新了去年該公司創造的287克/千瓦時的供電煤耗世界*低紀錄。
馮偉忠對記者表示,與此前國內*先進機組相比,兩臺機組每年可進一步節約動力煤20萬噸以上,減排二氧化碳40多萬噸。同時,機組額定工況下帶脫硫和脫硝廠用電率小于3.53%,同樣創下世界*低紀錄。
馮偉忠稱,兩臺100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將在我國今后的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裝機容量達200萬千瓦,是上海*大的發電企業。據介紹,作為緩解上海“十一五”期間電力供需矛盾和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項目,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建設了2臺國內單機容量*大、參數*高的100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于2005年7月開工,2008年6月**投產。
在短短3年的建設過程中,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大力開展技術**和管理**,自主研究并實施了“零能耗脫硫”等9項世界開創技術、“超超臨界機組參數和運行方式優化”等6項國內開創項目,取得18項企業新紀錄和9項國家**授權,使得中國燃煤發電技術站上世界**。
燃煤電廠先進與否,主要還是看它的煤耗,特別是實際運行供電煤耗。這是火力發電廠*重要的考核指標,也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火電行業素有“10克煤耗,一代技術”之說,因為靠一般的運行優化,要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降低一、兩克(/千瓦時)煤耗已經非常不易。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公司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將其建設的兩臺機組的綜合技術水準一舉向前推進了一代以上。
由于機組煤耗較同類機組有大幅下降,除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應大幅減少外,機組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額定排放濃度分別為每立方米26.6毫克、15.56毫克和39毫克,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近期該公司還被有名的《亞洲電力》雜志評選為“2009年度亞洲電力*佳環保電廠金獎”。
馮偉忠介紹,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目前正著手研發“一種新型汽輪發電機組”的節能**項目。這項技術可以在現有的材料和技術平臺上,使目前超超臨界機組在單位造價不變的前提下,能耗再降約5%。既能突破下一代更高參數大容量高效超臨界機組的發展瓶頸,又可為亞臨界、超臨界機組的升級改造提供新的出路。目前,這一項目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授權。若該項目有望實現,屆時將能建成單機容量約135萬千瓦的高效、低碳的燃煤發電機組,這將使中國成為世界發電技術的領跑者。
這一數據大幅刷新了去年該公司創造的287克/千瓦時的供電煤耗世界*低紀錄。
馮偉忠對記者表示,與此前國內*先進機組相比,兩臺機組每年可進一步節約動力煤20萬噸以上,減排二氧化碳40多萬噸。同時,機組額定工況下帶脫硫和脫硝廠用電率小于3.53%,同樣創下世界*低紀錄。
馮偉忠稱,兩臺100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將在我國今后的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裝機容量達200萬千瓦,是上海*大的發電企業。據介紹,作為緩解上海“十一五”期間電力供需矛盾和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關鍵項目,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建設了2臺國內單機容量*大、參數*高的100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于2005年7月開工,2008年6月**投產。
在短短3年的建設過程中,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大力開展技術**和管理**,自主研究并實施了“零能耗脫硫”等9項世界開創技術、“超超臨界機組參數和運行方式優化”等6項國內開創項目,取得18項企業新紀錄和9項國家**授權,使得中國燃煤發電技術站上世界**。
燃煤電廠先進與否,主要還是看它的煤耗,特別是實際運行供電煤耗。這是火力發電廠*重要的考核指標,也是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火電行業素有“10克煤耗,一代技術”之說,因為靠一般的運行優化,要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降低一、兩克(/千瓦時)煤耗已經非常不易。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公司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將其建設的兩臺機組的綜合技術水準一舉向前推進了一代以上。
由于機組煤耗較同類機組有大幅下降,除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應大幅減少外,機組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額定排放濃度分別為每立方米26.6毫克、15.56毫克和39毫克,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近期該公司還被有名的《亞洲電力》雜志評選為“2009年度亞洲電力*佳環保電廠金獎”。
馮偉忠介紹,外高橋第三發電公司目前正著手研發“一種新型汽輪發電機組”的節能**項目。這項技術可以在現有的材料和技術平臺上,使目前超超臨界機組在單位造價不變的前提下,能耗再降約5%。既能突破下一代更高參數大容量高效超臨界機組的發展瓶頸,又可為亞臨界、超臨界機組的升級改造提供新的出路。目前,這一項目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授權。若該項目有望實現,屆時將能建成單機容量約135萬千瓦的高效、低碳的燃煤發電機組,這將使中國成為世界發電技術的領跑者。